讓機器人長人臉的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,看得我“歡樂谷效應(yīng)”犯了?

子鯉

2024-09-21

返回專欄首頁

作者:子鯉

原創(chuàng)投稿

評論:
More than meets the eye

    距離擎天柱和威震天在胡佛大壩上掏出能量武器對打,已經(jīng)過去了整整40年。在這期間,我們經(jīng)歷了“86大電影”的經(jīng)典、“超能勇士”的開拓、“領(lǐng)袖之證”的傳承,以及極大開拓了“變形金剛”這個IP受眾的“真人世”電影系列。

    在提到“變形金剛”40周年的時候,這些IP歷史上的光輝時刻,總會在“變迷”們的腦子里閃起走馬燈,并令把熱情奉獻給了這個IP的“變迷”們感到一陣自豪。

    讓機器人長人臉的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,看得我“歡樂谷效應(yīng)”犯了?

    但在熱情冷卻了一些后,“真人世”電影系列既潦草又充滿了“腰斬”氣息的收尾與重啟后反響平平的新電影宇宙,也同樣會一擁而上,在“變迷”的腦海里圈上一塊地,并建設(shè)起名為“差勁回憶”的堡壘。再加上孩之寶這幾年在玩具方面越來越肆無忌憚的空洞偷膠,以及頻頻出現(xiàn)的“車包人”一趴變形敷衍設(shè)計,即使是最為鐵桿的“變形金剛”粉絲,也應(yīng)該不會再抱有對“翻身仗”一類的期望。

    “變形金剛”這個IP在孩之寶手里,好不了,也死不了——這樣的現(xiàn)狀,對“變迷”們來說就已經(jīng)算是可以了。

    讓機器人長人臉的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,看得我“歡樂谷效應(yīng)”犯了?

    圖源:B站UP主@茍校長想要你的關(guān)注

    在這樣的前提下,人們對在“變形金剛”40周年之際應(yīng)運而生的動畫電影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,自然不會有太多的期待。更何況,宣傳片中的它從劇情走向到人物性格,似乎都對上了這幾年人們越來越無法忍受的“好萊塢三段式套路”。認真講起來,這部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唯一具有新的吸引力的地方,也就只有宣傳中反復(fù)被提及的“錘哥”克里斯·海姆斯沃斯和“寡姐”斯嘉麗·約翰遜的配音了。

    這倆人的名號是很響。但對一部動畫電影來說,配音演員是誰,實在是個不關(guān)鍵的要素。如果這就是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里最值得被拿出來宣傳的要素,那它似乎大概率是個爛片。

    讓機器人長人臉的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,看得我“歡樂谷效應(yīng)”犯了?

    但退一步講,即使它真的爛了,我作為“變迷”也是一定要看的——《變形金剛:超能勇士崛起》都經(jīng)歷過了不是?更何況,這次的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作為一部動畫電影,劇情完全放在了衰落前的賽博坦星球,人類故事的含量為零,怎么樣也不會比《變形金剛:超能勇士崛起》的觀感更差吧?

    畢竟我們跑到電影院里,主要想看的還是擎天柱大哥在銀幕上從車變成人,再從人變成車?!蹲冃谓饎偅浩鹪础返膭赢嬻w裁,不僅減少了以真人演員為主的“省成本環(huán)節(jié)”,也減少了為讓這些環(huán)節(jié)的出現(xiàn)而顯得合理的人類劇情線。

    這樣一來,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確實是有了一些它的院線前輩們所都不具有的優(yōu)勢。

    讓機器人長人臉的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,看得我“歡樂谷效應(yīng)”犯了?

    不過,提到了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動畫體裁的優(yōu)點,也就不得不提到它在上映前夕因此而產(chǎn)生的爭議——具體而言,就是“動畫人物造型顯得廉價”和“人物臉部看起來有‘恐怖谷效應(yīng)’”這兩點。

    讓機器人長人臉的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,看得我“歡樂谷效應(yīng)”犯了?

    關(guān)于“恐怖谷效應(yīng)”的問題,我個人其實并不贊同這個說法。畢竟追溯到40年前,最早的“G1”動畫就是采取了機器人長人臉的形式,來表達賽博坦人們的喜怒哀樂(聲波這種撲克臉,以及震蕩波這種沒長臉的角色除外)。在此之后,系列首次3D化的“超能勇士”也同樣延續(xù)了這一形式。

    誠然,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為了更精細地表達人物的面部表情,柔化了角色面部的一些線條,這也是一些人眼中“恐怖谷效應(yīng)”的來源。但總體來講,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的角色面部造型,依然是對“G1”以來形成的動畫風(fēng)格的忠實延續(xù)。如果你是“真人世”開始的“變形金剛”觀眾,或許會對這一點有點不適應(yīng),但“恐怖谷效應(yīng)”終究還是言過了。

    讓機器人長人臉的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,看得我“歡樂谷效應(yīng)”犯了?

    而至于人物造型是否廉價的問題……與真人版電影相比,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的人物造型在內(nèi)部變形結(jié)構(gòu)的體現(xiàn)上確實做了不少的刪減。但與此同時,從拋光過的賽博坦上層階級與粗糲的礦工們的對比,到奧利安一行人初次踏上地面后眼睛瞳孔的大小變化(或者說光學(xué)感應(yīng)器的變焦),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也并沒有吝惜在表現(xiàn)機械生命體時該有的細節(jié)刻畫。

    更何況,在“不需要適應(yīng)真人畫風(fēng)”和“較為簡潔的人物造型設(shè)計”兩重BUFF的加持下,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這次有了充足的資源,把曾經(jīng)在《大黃蜂》開頭三分鐘里的那些賽博坦星奇觀,給完整地呈現(xiàn)了出來。實際上,這也是“變形金剛”的忠實觀眾所最為在意的部分——從千斤頂、大漢等博派眾人,到只在一處鏡頭里露過臉的聲波和震蕩波,孩之寶官方在SS系列玩具產(chǎn)品線里,不斷地推出《大黃蜂》電影開頭曇花一現(xiàn)的賽博坦星形態(tài)角色玩具,正是吃準了其有人追捧、有利可圖。為此,他們甚至把只存在于設(shè)計稿中的《大黃蜂》版威震天都搬了上來。

    而現(xiàn)在,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拿出了接近兩個小時的時間,用純粹的CG在銀幕上為觀眾勾勒出了“鐵堡”的城市風(fēng)貌,還大肆描繪了賽博坦星人們充分利用自身變形能力而形成的獨特戰(zhàn)斗方式。

    讓機器人長人臉的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,看得我“歡樂谷效應(yīng)”犯了?

    而且,在影片的流程中,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令粉絲狂喜的地方還有很多。比如,偶爾出現(xiàn)在礦工宿舍中,還未獲得變形齒輪的“方舟十八勇士”們;比如,在飛行背包的作用下變得更加合理的“G1”角色憑空飛行動作;還有“錘哥”故意壓低嗓子說出的那句的“Transform and Roll out”……當這些經(jīng)典場景以一種跨越了時空的形式出現(xiàn)在面前,坐在影院位置上的人,也就又變回了曾經(jīng)那個對著變形場景兩眼放光的孩子。

    從這個角度來講,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不僅配得上“40周年紀念”的名頭,說它是最好的一部“變形金剛”電影,也是不為過的。

    讓機器人長人臉的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,看得我“歡樂谷效應(yīng)”犯了?

    當然,如果把粉絲濾鏡給去掉的話,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的種種閃光點,也多少是會暗淡上那么幾分?!白冃谓饎偂碑吘故莻€以玩具收入占最大頭的IP系列,孩之寶的這份“市儈氣”,也難免滲進了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的整體內(nèi)容中。

    舉例來說,在選角方面,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的商業(yè)化氣息是非常濃厚的——電影需要擎天柱和威震天在銀幕上打一仗,于是他們理所應(yīng)當?shù)卣紦?jù)了四人團隊中的兩個名額;需要有一個插科打諢的配角,于是邁克爾·貝經(jīng)營了數(shù)年的大黃蜂形象,就成為了團隊的第三人;最后還需要一些點綴,于是“G1”故事中奧利安派克斯的女友艾麗塔就這樣被啟用了。與“86大電影”中通天曉和熱破兩支隊伍雙線并進的模式相比,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在角色選擇上確實是顯得要更為死板一些。

    讓機器人長人臉的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,看得我“歡樂谷效應(yīng)”犯了?

    而在劇情方面,除了奧利安派克斯等人的個人成長外,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的劇情還涉及了一些與賽博坦星的社會沖突有關(guān)的內(nèi)容。盡管這讓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宣傳片展露出來的那種“青少年成長”的無聊劇情,但受限于電影本身的篇幅,關(guān)于狂博兩派領(lǐng)袖的理念沖突,最終也只能淺嘗輒止,并外化為威震天突如其來的黑化和擎天柱機械降神式的進化,以及兩者之間在物理層面的“最終決戰(zhàn)”??紤]到IDW漫畫珠玉在前,在冷靜下來之后,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的劇情也多少給我?guī)砹艘稽c“上不去下不來”的尷尬和遺憾。

    讓機器人長人臉的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,看得我“歡樂谷效應(yīng)”犯了?

    但話又說回來,我走進電影院去看“變形金剛”,本來也不是為了追尋劇情深度和思辨的。倒不如說,威震天本來就應(yīng)該在胸口烙上狂派的標記、擎天柱本來就應(yīng)該雙手拉開領(lǐng)導(dǎo)模塊。為了這個結(jié)果,即使過程稍微機械一點稍微突兀一點,也無所謂。

    所以,對不喜歡這部電影的人來說,這個過程是最壞的部分;而對喜歡這部電影的人來說,這個結(jié)果是最好的部分;這一過程和結(jié)果的相加,構(gòu)成了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獨特的核心。至于孰優(yōu)孰劣,終究是見仁見智,全看你愿不愿意主動地投身進這場已經(jīng)編織了四十年之久的賽博坦星大夢中去。

    至于我?我覺得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很好,好就好在它從內(nèi)到外地回到了“G1”的路子上去。如果你對我的名字有點印象的話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從奧特曼到高達再到變形金剛,我一直在相關(guān)的評論中強調(diào)“不改就是好改”。而事實也已經(jīng)證明了,這幾年口碑不錯的這類“宅男文娛”作品,無論是《布萊澤奧特曼》,還是《機動戰(zhàn)士高達SEED FREEDOM》,無一例外的都是“舊瓶裝新酒”。

    讓機器人長人臉的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,看得我“歡樂谷效應(yīng)”犯了?

    或許,這些“宅男文娛”初創(chuàng)時的六七十年代,就是它們的軸心時代。而在續(xù)集這方面,就像一個激進的后現(xiàn)代主義者不該忘掉最基本的道德倫理一樣,今天的“宅男文娛”也同樣不應(yīng)該忘掉最早時讓它成功的某個東西。而這一點,其實并不需要一個“宅男文娛”界的雅斯貝爾斯來特意申明。只要你真正是這個作品的觀眾,你就能悟到。

    說起來,編輯部里同樣是爆米花電影愛好者的ROOT老師,一直在他看完了“漫威電影宇宙”的又一力作后強調(diào)“這個救不了漫威”“那個救不了漫威”,其實歸根結(jié)底就是漫威丟失了最早的也是最能抓人的那個東西。至于這個東西是什么,又該如何運用到新篇當中去,編劇應(yīng)該比我們更清楚。而且,這本來也不是觀眾的責(zé)任。觀眾只應(yīng)該做一件事,就是“看了之后很爽”。這才是大IP肩扛的責(zé)任。

    這么說可能有點刻薄,但我們每年花錢供養(yǎng)它的目的并不是收獲一部新的垃圾,不是嗎?

    玩家點評 0人參與,0條評論)

    收藏
  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
    分享:

    熱門評論

    全部評論